华人小说原创文学>穿越>鸟途 > 你别看我洗澡 倔强少年吃软不吃硬
    沈莺和徐东言在寨子里呆上几天,渐渐对傣洒人的生活有了清晰的认识。最让沈莺惊讶的是他们的房顶,平而宽敞的露台,家家相连,足不出户,就可以串门聊天。一个黄昏落日的功夫,足以串遍全寨。

    嘎洒村不少青壮年选择外出务工,寨子里俊俏的后生少,晚饭过后,女孩子们喜欢簇拥着徐老师到神树下“丢包”,她们可不管他从哪里来,会到哪里去,当下人在这里,心总不能一直漂浮着,哪怕只是一夜露水情缘也无碍。

    沈莺虽然也尚未婚嫁,但她一门心思打听绿孔雀的事儿,串门也只跟有阅历的长辈聊天谈话,不去理会年轻人明暗间的撩拨,旁人不会自讨无趣,横竖寨子里漂亮的女子这样多。

    为了入乡随俗,尽快融入当地民情,她今天穿的也是傣洒“卜少”的装扮,一如那天个娜在寨口接他们的装束。

    女人棕红的漂亮卷发被个娜的阿妈编成了细细的发辫,统一盘在头顶,以适应寨子里暖热的温度,这造型像时下女孩爱扎的丸子头,但更繁复精美。个娜阿妈要给她包上缀满银穗的红发巾,她赶紧拒绝。

    立领左衽的露脐背心,露出两节玉臂,稍一动作,胸前成排的银泡坠子波光粼粼,响动清脆,下身是左长右短的彩色条纹筒裙,内有衬裤,及膝的长度,衬得女人一双白瘦的腿又长又直。

    她是带着器材,走惯山川田野的鸟类摄影师,身上肌肉的线条若隐若现,这种力量和她纤弱的外表糅合,更显得骨架灵秀精巧,嵌进这哀牢山下,红河谷中,也不突兀。

    至于花腰傣族最显目的特征——花腰带,沈莺腰间缠的是轻薄的细带,也有近八米的长度,若要展开,当如天边的红霞,色彩绚丽,傣洒的姑娘们把从小浸染的美景和灵气,通过一手绣花,在织锦长带上淋漓尽致地展现。

    假若哪位有情人能得傣洒姑娘的青睐,光是这缠人的腰带,也够对方解上半天了。

    沈莺一边留意脚下的空隙,一边吃着树上熟的芭蕉胡思乱想。

    离开商洛时,她把她的卡片机送给程书桓。

    回到湖城,她又重新买了一台。钟爱的品牌款式,沈莺不会轻易改变消费的选择。女摄影师试图将相机挂在颈上,可满身的银泡让她无所适从,只好放在腰间的秧萝里,这是傣洒女子用来装定情信物的贴身容器,没想到放她的相机还挺合适。

    嘎洒村的房屋以寨心的万年青为基准,呈一字横排展开,邻舍只分左右,住房的外观结构统一,没有优劣高低,神灵面前,众人平等。

    沈莺在顶楼的露台串过几次门,托个娜的福,她经常逗留的还是雅摩的居所,也就是岩拎和月拎的家,西南之地的孩子早熟,如同热带瓜果,眨眼就甜美芬芳。比如个娜,看着十五、六,细问才知道她刚过“小人”,从绿发巾换成红发巾,如今十四岁,一颗心早就粘在岩拎的身上,她恨不得把他整个人都装进自己的秧萝里。

    岩拎和月拎,则是十六岁。住在社头家的刀,今年十七岁。月拎从小和刀亲近,和血浓于水的孪生弟弟倒是若即若离。或许是女性之间的联系天然更紧密。嘎洒村里的每一位女性最重要的成人礼,是三年一度的“月亮姑娘”仪式,在这个圆月的夜晚,参加仪式的姑娘们,会初次感受到“灵”降临于自身。

    少数几位能力出众的女子会成为全职女巫。而刀,就在前年的仪式上成功觉醒,如果不是她的异族血统,下一任雅摩说不定是她。刀从不在花街上和男人分食秧萝饭,也不参加照电筒的夜间游乐,即使小伙们渴望她的美色和野性,从未闻寨子里哪个幸运儿得到过她的垂青。

    月拎则是平易近人许多,虽然雅摩在寨子里地位特殊,但傣洒人的社会宽容而平和,她离了婚的阿妈照样继承了管寨女巫的身份,月拎自己从十三岁开始寻觅情郎,战无不胜,她的秧萝饭,是每年花街上最诱人的奖励,她则是寨子里那朵最温柔娇美的花。

    今年的“月亮姑娘”,将是月拎的初体验,因此这几天她更是缠着刀,两个年龄相仿的好友比平日更亲密,月拎竟然是连家也不回了,和刀同吃同住,同寝同睡,芭蕉树下,凤尾竹旁,经常能看到两个交叠的倩影。

    美则美已,个娜的舅妈还是担心刀,这样的年纪还不通人事,傣洒人过去十三、四岁就可以结小婚,婚恋自由是寨子的传统,像刀这样谁也瞧不上的少之又少。不管在哪里,老处女总是不讨人喜欢的。